編譯:烏舜安咿
圖:原文網站

來自兵南邦(Penampang)和吧巴(Papar)地區、受水壩建設影響的10多個村莊居民代表與非政府組織,於7月31日針對吧巴巨型水壩(Papar Dam)的建設項目進行抗議,多達200多人聚集在興建地點舉行和平集會,試圖制止這項備受爭議的計劃。
這項集會由反凱端水壩工作隊(TAKAD)、拯救吧巴河組織(Save Paper River)、沙巴淨選盟2.0、綠色組織(HIJAU)和社區聯盟組織(PACOS TRUST)等非政府組織聯合展開。
集會開始由雷納神父主持彌撒儀式,接著由各組織代表發言;現場也懸掛各種反對水壩的海報與橫幅,表示居民堅決反對水壩建設的立場。
居民稱,這個耗資30億令吉的項目是上屆政府提出的凱端大壩(Kaiduan Dam)項目的改造,該項目在民聯政府接管後被取消。
反凱端水壩工作隊(TAKAD)發言人Diana Sipail表示,沙巴基本設施發展部長Peter Anthony早前的言論清楚地表明,該建築工地將位於同一地區。
這意味著凱端大壩和吧巴大壩並無二致(只是換個名字),依然在同一個地點建設,即位於吧巴河上游兵南邦區的村莊,所影響的地區是位於下游的吧巴區。
Diana Sipail向記者表示,政府應該向包括原住民社區在內的居民進行諮詢,並在給項目通行之前研究環境和社會影響報告。
“這是一個新政府和一個新項目,因此他們應該做這些事情,包括與人民進行對話,”她說,並補充說該項目將影響該地區的九個村莊,超過3200人受影響,其中預料有4個村莊的村民將會被逼搬遷。

Diana Sipail 表示,吧巴河上游的居民在第14屆大選時全力支持現任執政黨,寄望推翻前朝政府取消大壩計劃,然而如今卻必須面對同一課題抗爭,令人痛心。
“如果政府決定以目前的形式繼續進行該項目,村民們將考慮採取法律行動。”
反凱端水壩工作隊亦表示歡迎由沙巴大學地質教授兼天災研究中心總監Felix Tongkul博士所提出的替代方案,並認為州政府應重新研究,同時與利益相關者進行討論,接受別人的意見,而非強迫人民接受政府的決定。
地質學家稱,吧巴大壩非供水解決方案
根據《婆羅洲郵報》於7月20日報導,沙巴大學(UMS)地質教授兼天災研究中心總監Felix Tongkul博士認為,儘管大量降雨,馬來西亞的水儲存仍面對困難,有些水壩甚至沒有足夠的水量可發電。
Diana Sipail轉述Felix Tongkul博士的分享表示,如果需要足夠的供水並避免洪水氾濫,那集水是目前應該研究的最重要事情,而非水壩。
“大型水壩擾亂了河流的流動,導致了自然水文和生態系統的不平衡。這種破壞對上游和下游產生了長期影響。”

現年48歲的Jinus Gisain從兵南邦區的Kampung Timpayasa走了三個小時到達集會現場。
“我是農民,但生產的作物只足夠供應自己的家庭;我依靠河流為生,捕獲並售賣魚只才能讓我勉強養得起一家九口。”
“如果大壩建成,我的村莊將被淹沒……這個地方對我們來說很珍貴,即使政府要賠償給我們,我的回答也是不要(大壩建設),”他補充道。
受影響的村民也異口同聲的強調,全體村民都反對大壩計劃,並拒絕搬遷和捍衛祖傳地。他們認為,吧巴河上游有一半的地區位於克洛克山脈公園(Crocker Range Park)保護區,根本不應該受到破壞。
拯救吧巴河組織(Save Paper River)的Jackly Likinsim表示,其村莊Kampung Bisuang位於該大壩項目的下游,將受到洪水和施工污染的影響。
這位36歲的工料測量師還表示,政府必須建造一個採石場和混凝土攪拌站,以補充大壩的建設,而來自工廠的化學物質,和採石場的過量碎石,將影響水質。
他說,根據以前對凱端大壩項目進行的社會和環境影響評估,預料將村民面對大約100萬立方米的建設工程。

原文:
Publish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