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烏舜安咿
原文:路透社
作者:Michael Taylor

2019年,新一年的研究報告指出,環境保護分子與棕櫚油企業在應對森林采伐和林火時,須減少依賴衛星圖像,並開始傾聽森林的聲音。
研究員在科學期刊發表一篇論文中,指使用“生物聲學”記錄、監測和記錄背景聲音,如動物、昆蟲和人類活動—者提供了更有效保護所需的數據。
“您可以查看原始森林,繪製聲景圖以查看正常的情況,然後在伐木特許經營區、種植園或狩獵區進行相同的操作,”這份研究的聯合作者Rhett Butler如是表示。
“如果安裝‘相機陷阱’可能會面對被偷獵者破壞的風險。但音頻設備可以安裝在樹上30米處,沒人會發現。”
Rhett Butler補充道,目前大多數環境保護工作和研究都依賴於一個區域或衛星圖像的樣本數據;這些圖像僅顯示森林覆蓋,沒有選擇性的採伐,且可能存在雲層覆蓋問題。
根據全球森林觀察組織(Global Forest Watch)報告,燒毀森林為農場騰出土地為主因,導致2017年全世界失去的總森林同等意大利國土面積。
此外,巴西、剛果民主共和國、印尼、馬達加斯加和馬來西亞在2017年也面對最大的森林損失。採伐森林也是全球變暖的關鍵因素,佔約每年熱量氣體排放量的15巴仙。
近年來,東南亞的棕櫚油業備受綠色環保分子和消費者的密切關注。他們將棕櫚油業歸咎於森林覆蓋減少與火災的致因。
不過在去年底,棕櫚油業的全球監管機構採取了更嚴格的指導方針,包括禁止採伐森林或將泥炭地轉為油棕種植園。
Rhett Butler接受總部設於舊金山的路透社電訪時,指生物聲學可能是承諾零採伐的棕櫚油公司,保護其保護區並探測任何威脅其企業聲譽的好方法。
“相對便宜的音頻設備,可用於記錄和監控野生動物的細微變化,火災槍聲、車輛或鋸樹的聲音被記錄,並發出警報。”
Rhett Butler表示,在森林覆蓋的地區,人類的聲音或火災的聲音也可發出警報,並查明有關風險地區,尤其可幫助印尼解決其年度林火的問題。
有關研究報告建議建立一個全球性組織來託管聲學平台,該平台可根據使用生物聲學收集的數據進行實時分析。
作者補充道,這些數據不僅可用於學術研究,也能監測世界各地企業採用的森林保護政策和戰略。
原文:路透社
Publish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