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烏舜安咿

急速擴展的棕油工業造成大規模的森林被破壞、雨林遭毀滅,以及對野生動物種的傷害。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的調查,棕油工業也造成極度嚴重的工人權利被剝削。
棕油工業的5項事實:
- 一半的日常用品含棕油成分
超市中約一半的商品含棕油成分。棕油因價額便宜和多用途功能而受到廣泛使用。棕櫚果實的油加工後成為烹飪的食用油和加工食品,如巧克力、餅乾或穀物;也可製成用於製作洗滌劑和化妝品的甘油,成品如牙膏、肥脂、沐浴露和洗髮水。
-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生產棕油的國家
印尼每年生產3500萬噸,佔世界棕油供應量的45巴仙。約300萬印尼籍在棕油工業工作,佔全球棕油勞動力的至少三分之一。印尼普遍上擁有強法則,然而法律的執行不力導致企業能夠脫身,並對油棕種植園的員工進行系統性的傷害。
- 棕油在印度、歐盟和中國深受歡迎
全球棕櫚的需求增長迅速,在1990年的消費量少於1500萬噸,但在2015年的卻增至6100萬噸。棕油最大的進口國為印度、歐盟和中國,在2016年共進口了200萬噸棕油。
- 世上最大棕油生產國與勞工權益剝削有關
新加坡農業企業Wilmar(豐益國際)控制着全球棕油貿易43巴仙以上,其2015年收入為387.8億美元。Wilmar在印尼與馬來西亞共有超過6萬名員工,然而,其員工與油棕種植園的工人為家庭奮力地幹活,卻僅獲得每天最低收入2.5美元。
- 部分全球性企業從欺壓(工人)中獲利
國際特赦組織在追踪印尼的油棕種植中發現,9個全球性企業的總收入為3250億美元,當中8個企業是使棕油“可續性”的全球性機構。事實上,超過2000間企業是RSPO(棕櫚油永續發展圓桌會議)成員;成立於2004年的RSPO旨在針對環境醜聞而進行整頓。
然而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警告道,即便含有棕油成分的產品具有RSPO認證為“可續性”,但仍有侵犯人權的行為。
原文取自:《國際特赦組織》
延伸閱讀:壓制人權的棕油工業(中篇)
[…] 閱讀:壓制人權的棕油工業(上篇) […]
讚讚
[…] 棕油的用處極為廣泛,無論是冰淇淋、巧克力、洗髮水還是牙膏,棕油的身影隨處可見,對棕油的需求也因而非常龐大。 […]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