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仁修
转载:徐仁修荒野

為慶賀馬來西亞荒野保護協會會所兼生態教育館的落成與啟用,以及帶領荒野少年營“野外追蹤”活動,前十多天我又出發到西馬來西亞。期間,我請西馬荒野保護協會會長蘇添益陪我從吉隆坡去西馬的高地金馬侖,這裡一直是馬來半島生態數一數二豐饒的地方,其中有一片雨林是大王花的最後棲地。
我一共去過三次金馬侖,但這兩年多我一直沒空前往,這次就專程安排上去,也因為原本守護這片棲地的甘蒼林先生一年多前在森林失蹤,至今不曾尋獲,我到這片森林來,也可順便向他致意……
但我到通往森林的山路入口,才轉一個彎,眼前的景色就讓我目瞪口呆:原本的茂密森林變成滿眼的赤土,我不敢相信我看到的景像,熱帶雨林竟像沙漠一般,僅僅留下一棵高直的大樹,矗立在焦赤的陡坡上,好像墓碑一般,控訴著人類的殘暴與貪婪。很難以想像這裡之前高山密林的樣子。



土路的兩旁山谷盡是這可怕的景像,向一位上山的工人打聽,才知這兩年許多華人的財團正在金馬侖高地大肆開發,要種植高山蔬菜……
原本幾十年來都是華人的小農在金馬侖種蔬果,近年用溫室栽培,讓農民賺了些錢,卻引來資本家的垂涎,進而不顧這幾年經常發生的大規模泥石流,用大隊推土機推平整座山的方式,把一座一座山剃平。只有在開發地的界外邊緣尚存一小片雨林,那是雨林控訴人類的直接見證者。另一旁倒土的斜坡,正發生坡滑。而最難以想像的是這樣大規模的開發竟然沒有任何環境影響評估。


走了一個小時焦赤的山路,終於走進森林,而大王花的棲地也快到了,小路上已被從森林深處的溪流引水的大水管占據。這些水管往往延伸五到十幾公裡,直接穿過大王花的棲地。路上遇見一朵過兩天即將綻開的大花苞,像一顆不敢相信這一切改變而受到過度驚嚇的大眼珠。


我不懂為什麼金馬侖所有的溫室都不收集溫室屋頂的雨水,作為灌溉之用,卻寧願花不少成本從更高的森林引水,讓那麼多下在溫室的雨水同時排入河裡,造成泥石流或堰塞湖。

華人把低地雨林砍得差不多了,現在開始把高地雨林推平,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在華人地區成立荒野保護協會來推行兒童自然教育,這是唯一有機會改變華人破壞大自然的機會。看來馬來西亞荒野保護協會要走漫長又艱難的路程……
Publish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