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關丹港口集團否認,關丹的“紅海”現象是開采鋁土礦活動所致,但公正黨環境局主任李健聰卻質疑此說,反斥關丹港口集團睜眼說瞎話,逃避責任。
李健聰今日發文告引述,網上流傳的關丹港口照片顯示,在港口的鋁土運輸過程,將港口附近海域染成紅色。
“關丹港口集團營運員卡斯布拉發表的文告充其量只是證明了巴洛河(Sungai Balok)與頓甲河(Sungai Tunggak)並沒有與彭格樂河(Sungai Penggorak)匯合而已。
“為何他不解釋,鋁土在關丹港口運輸時,將海水汙染的照片?”
居民發現汙水排入海域
李健聰指稱,關丹民眾於去年10月在關丹碼頭,發現該處進行鋁礦清洗工作,而含有鋁土的汙水,直接排入兩旁的海域(見大圖)。
“我呼籲關丹港口不要逃避問題,欺瞞民眾,(反而必須)明確告訴全國人民,鋁土從關丹港口出口時,有無汙染附近的海域。”
仍未解釋水銀為何超標
李健聰(見圖)也是公青團全國宣傳主任兼士滿慕州議員。他強調,關丹港口集團至今仍未解釋,環境局發布報告,指彭格樂河(Sungai Penggorak)含有超標水銀 (指數0.0224)一事。
“假設關丹港口集團發布的信息正確,彭格樂河並沒有被鋁土開采汙染,那為何該河流會含有超標水銀?這是否意味著,關丹港口附近其實還有其他有害工業,在大家毫不知情下汙染關丹水源?”
“從開始的鋁礦汙染問題,演變至如今的關丹水源汙染問題、關丹變成紅海,所有單位,尤其是關丹港務集團本應本著解決問題的心態應對問題,而非急著推卸責任、撇清關系。
“無論如何,現階段州政府必須暫停所有的鋁礦開采活動,停止所有傷害,解決問題。”
否認鋁土開采導致紅海
關丹鋁土礦開采近來出現環境汙染爭議,當地居民控訴鋁土礦開采已汙染河流,引發環境與健康問題。
去年杪,關丹部分海邊出現“染紅”現象,而關丹港口集團昨日否認,“紅海”現象是采礦汙染所致。
Published by